课题组简介 

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为情绪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主要关注情绪在社会认知尤其是道德认知中的调控作用和脑机制,及其在人工智能、教育、管理与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如负罪感、羞愧以及同情等在人类道德观及利他行为的形成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各种积极与消极社会情绪(赞赏、感激、厌恶、憎恨、嫉妒等等)在人类小群体交互行为,如竞争与合作、惩罚与奖赏、决策与博弈等行为中所发挥的影响等。

课题组动态  

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刘超课题组合作揭示人类利他行为的多重混合动机及其计算机制

 

2024年9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刘超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张航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发表研究成果“The ‘motive cocktail’ in altruistic behaviors”。该论文从社会公平与利他主义的角度,详尽探讨了人们作为旁观者在干预他人不公事件中的多种社会经济动机,以及动机之间如何交互影响个体的利他行为,包括惩罚违规者和帮助受害者两个方面。该研究有助于理解见义勇为等第三方利他行为的心理计算机制以及个体差异,并为未来在人工智能利他价值观对齐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刘超课题组在《eLife》上发文揭示了人类大脑中社会信息整合的认知地图和神经基础

 

2024年6月14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暨IDG/McGovern脑科学研究院刘超课题组在国际期刊《eLife》上发表了一篇创新性研究成果。题为“Social navigation: distance and grid-like codes support navigation of abstract social space in human brain”,揭示了人类大脑如何使用空间编码机制来构建和导航抽象的社会空间。这项研究为我们理解大脑如何处理和整合社会信息提供了新的视角。

刘超课题组《PLOS Biology》发表论文揭示急性应激逆转第三方干预利他行为的神经计算机制

 

2024年5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IDG/McGovern脑科学研究院,刘超课题组在《PLOS Biology》发表研究成果 “Acute stress during witnessing injustice shifts third-party interventions from punishing the perpetrator to helping the victim”。该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阐明了急性应激下第三方干预利他行为由惩罚坏人向帮助受害者进行逆转的脑与计算机制,该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应激下人类如何采取见义勇为等亲社会行为。

PNAS:刘超课题组采用VR技术研究见义勇为行为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

 

2024年4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暨IDG/McGovern脑科学研究院刘超课题组在《PNA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Observing Heroic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VR)探究了人们做出见义勇为(英雄)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课题组在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发表评论揭示道德情绪在清教徒式道德中的重要性

 

课题组于2023年10月在《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发表评论《Moral emotions underlie puritanical morality》,揭示了道德情绪在清教徒式道德中的重要性。文章对Fitouchi等人提出的理论进行了补充,为我们对清教徒式道德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

•  刘超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一篇题为《协商与校准:与人工智能共存的未来》评论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近期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中“价值观校准”问题的讨论如火如荼。为了避免未来强AI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研究人员希望将AI的价值系统与人类的价值观进行对准(Alignment)以确保其行为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显然不言而喻,但具体的实现路径依然很不明朗,翻开目前任何一个关于人工智能“价值观校准”问题的宣言或者草案,你都可以看到各种诸如AI价值观校准要符合(人类的) “价值观”,“利益”,“自由”,“尊严”, “权利”,“自主”等等在哲学和法学上充满不确定性和诡辩空间的词语。而如果看过阿西莫夫在80年前创作的关于机器人的系列科幻小说,就知道这种借由语言定义的类似所谓“机器人三定律”一样的逻辑规则,是如何能轻易地被具有一定智能的机器人所绕过(例如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其自身对“人类”的定义)。

•  祝贺!课题组两位博士毕业生分别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副教授岗位

 

课题组两位博士毕业生,唐红红和朱睿达分别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副教授岗位!

•  课题组在Cerebral Cortex发表论文揭示死亡凸显增强道德情绪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死亡凸显指的是会让人们想起死亡的事物。大量研究发现,死亡凸显会改变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课题组于2022年2月在《Cerebral Cortex》发表论文《Mortality Salience Enhances Neural Activities Related to Guilt and Shame When Recalling the Past》,揭示了死亡凸显影响道德情绪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  课题组在NeuroImage发表论文,揭示感激引发的不公正行为的计算神经机制

 

感激是一种常见的积极情绪。东西方文化都对这种情绪持有较为正面的态度。在东方文化里,人们会称赞一个人知恩图报;而在西方文化里,人们将感激视为其他美德的源泉(the parent of other virtues)。然而,感激是否真的只会促进积极的社会行为?是否存在潜在的黑暗面(如:个体为了报答恩人而违法公平原则)?课题组于2021年11月在神经影像国际权威期刊《NeuroImage》发表论文《From gratitude to injustice: Neurocomputational mechanisms of gratitude-induced injustice》,揭示了感激引发的不公正行为的计算神经机制。

课题组在实验社会心理学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感激情绪的黑暗面

  日期:2020年9月12日

课题组在实验社会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The dark side of gratitude: Gratitude could lead to moral violation”,揭示了感激情绪的黑暗面。长期以来,大量的研究都在努力发现感激情绪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合作,增加利他惩罚,提高幸福感,降低欺骗,减少冲动等等。并且有不少研究者在持续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感激干预方法,尝试通过增加感激情绪的方式缓解各种精神疾病症状。然而,感激潜在的负面作用却鲜有人关注。感激的社会功能被认为是帮助个体提升其私人关系。那么如果当提升私人关系和遵守社会规范存在矛盾的时候,感激会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呢?感激是否会导致感激者更多的去违反社会规范?

•  课题组博士生朱睿达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日期:2019年12月5日

2019年12月5日下午,课题组博士生朱睿达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305会议室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出席的答辩委员会成员有: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周晓林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傅小兰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学院)许燕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学院)刘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秦绍正教授。

•  刘超教授再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中国人道德认知和情绪特点的心理、脑与人工智能跨学科研究》(19ZDA363)

  日期:2019年12月4日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近日公布,继2012年获得资助之后(《中国人社会认知的特征:心理与脑科学的整合研究》,12&ZD228,2013-2017),刘超教授再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中国人道德认知和情绪特点的心理、脑与人工智能跨学科研究》(19ZDA363)。

•  刘超教授在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作题为《道德认知与情绪的心理和脑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大会特邀重点报告

  日期:2019年10月20日

2019年10月18-20日,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在杭州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刘超教授在大会上作题为《道德认知与情绪的心理和脑科学研究与应用》的特邀重点报告。

•  刘超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一篇题为《道德问题的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研究路径》评论

  日期:2018年1月7日

由于哲学与认知科学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上的不同,二者的结合需要以哲学的概念分析和逻辑推导对问题和概念进行解析,再辅以生活中的实例,从中抽取和概括出供认知科学进行实证研究的问题和范式。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认知科学能够从实证上对哲学的观点、思想进行证实或证伪,而认知科学的实验证据又能反过来帮助哲学重新对问题和概念进行定义和解析。更为重要的是,认知科学提供了一个客观研究途径,可以用于解决哲学领域存在多年仅能通过主观思辨推动的争议性议题。哲学与认知科学共同攻关的一个最好例子就是道德研究。道德为拉丁文中的道德性与希腊语中的伦理性的统称,通常指一个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哲学理论采用了演绎式的逻辑语言分析方法,确认了一些道德中能够指导人类行为的普遍原则。而认知科学则采用了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根据脑损伤病人的道德行为改变推断出了组成道德认知的主要维度,并进一步对道德判断与行为的认知及其神经机制进行阐述。

•  课题组在NeuroImage发表论文揭示内疚与羞耻情绪的神经机制

  日期:2018年11月30日

课题组于2018年11月在神经影像国际权威期刊《NeuroImage》发表论文“Differentiating Guilt and Shame in an Interpersonal Context with Univariate Activation and 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e”,揭示了内疚与羞耻情绪的神经机制。内疚与羞耻是两种相似的负性情绪,都发生在人们违反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时。然而,两者无论在理论概念或是行为表现上,都存在着差异。处于内疚状态下,人们关注自己对他人的负面影响,并谴责自己的行为(Tangney & Dearing, 2003);内疚通常伴随着人际关系修复行为(如:道歉,补偿,自我惩罚等),且会抑制人们的攻击冲动(Yu, Hu, Hu, & Zhou, 2014; Zhu, Jin, et al., 2017; Zhu, Shen, et al., 2017)。而处于羞耻状态下,人们关注的是自我评价,并会贬低自己(Tangney & Dearing, 2003)。羞耻通常伴有形象修复行为(如:躲避[避免自己当众受到指责]和自我能力提升)。长期且频繁的羞耻体验,与抑郁、焦虑和攻击冲动有正相关关系(e.g. Zhu et al., 2018)。